2016年5月,考古人员正在挖掘一座南宋古墓,却被一位老人制止了。“别挖了!这是我家的祖坟!谁给你们的胆子?”文物局:年代比较久远的古坟归国家所属!
2016年5月3日,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屿头乡前角村,一个叫“大汾”的地方,当地村民在建房时,意外发现一块埋在地下的巨石。
巨石移开后,下面突然出现了一座古墓。
考古人员闻讯,立即进行抢救性发掘。
原来,这是一座南宋古墓。陵墓的主人是赵波陵,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第七个孙子。它有很大的考古价值。
谁知,一位60多岁的老人赶到现场,执意要阻止考古队的挖掘工作。
“别挖了!这是我家的祖坟!谁给你们的胆子?”老人喊道。
这位老人的名字叫赵文喜,他自称是赵波的后代。
他带来的家谱记录了他和赵波的关系。
为了更好地处理这一突发情况,考古队决定先核实赵文熙的家谱。
根据1993年修订的《黄岩西桥赵氏族谱》第七卷,确实记载了赵紫英迁居黄岩县的过程。
此外,赵氏族谱详细记载了陵的后裔及其旁系,至今仍在更新中。
看来这个家谱是可信的。
但文物局最终认为,这座保存完好的宋墓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,不属于某一家的私有财产,属于国家。
更重要的是,赵文熙虽然是赵波的后代,但两者相隔近千年,这座墓的归属不能用宗族标准来衡量。
考古队和警察耐心地解释了赵波墓的重大考古意义。
最后,赵的后人也明白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,并积极配合考古人员,支持后续的文物发掘和保护工作。
在赵波墓中,除了有价值的玉器和水晶墙外,还发现了大量保存完好的服饰,其中一些是面料极其轻薄的薄纱服装。这些出土的织物样式齐全,有丝、绢、纱、绢、棉、丝、绣等品种。
毫不夸张地说,赵波墓出土的服饰可以称为“宋代服饰之冠”,为中国学者研究南宋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帮助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